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苏州茗饮遍天下

苏州茗饮遍天下

发表于:2011-11-30 发布人:洞庭山碧螺春网 来源:本站整理 阅读次数:

本文由碧螺春洞庭(山)碧螺春苏州碧螺春东山碧螺春http://www.bilochun.com 编辑,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据考,苏州种茶、饮茶初兴于两晋南北朝;陆羽《茶经》,则是文献中最早明确提及苏州产茶的第一部著作。《茶经・八之出》中载:浙西,茶以湖州上,常州(主要指宜兴)次,宣、杭、睦和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并在注释中指明,这里所说的苏州茶,主要是指生长在长洲县洞庭山的茶叶。在贞元年间,陆羽曾寓居虎丘很长一个时期,他每居一地,都有开山种茶的习惯。因此,虎丘种茶,不会迟于唐朝德宗以后。苏州城内种茶,不说虎丘,至少在唐朝中期的一些园林中,就有人这样做了。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时,就亲自在园中种过茶,他写的田园风物诗《甏园中茶生》中吟道:"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在唐朝,无论是洞庭东西山或虎丘的茶叶,都还没有多少名气,也没有正宗的专名。而到宋朝以后,苏州就开始出现名茶了。如北宋朱长文(1039-1098年)撰写的《吴郡图经续记》中记载:"洞庭山出美茶,旧入为贡……。近年山僧尤善制茗,谓之水月茶,以院为名也,颇为吴人所贵。"还有明代陈继儒写的《太平清话》也载:"洞庭小青山,坞出茶,唐宋入贡。下有水月寺,即贡茶院也。"等等,这些史料足以说明,宋代的"水月茶"已颇为出名。有"虎丘茶",康熙15年《虎丘山志》载:"虎丘茶,宋人呼为白云茶,或云"虎丘茶中王种"。"总之,这些都说明到了宋朝,苏州茶叶不但有名,而且已有多种茶叶开始出名了。

到了明朝,苏州茶业在发展史上,可谓是进入了全盛时期。据明代文学家谢肇在其笔记《五杂俎》中载:"今茶品之上者,松罗也、虎丘也、罗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这就是说,明朝江浙和安徽一带的全国名茶中,苏州名茶,不但位居前列,而且六种名茶中苏州就有二只。应该指出,明朝对苏州所产的名茶,社会上还十分推崇。如明代文学家、著名茶人明屠隆在其《茶说》中就称赞:"虎丘最号精绝,为天下冠,惜不多产。"又说:"天池,青翠芳香,之赏心,嗅亦消渴,诚可称仙品";这当然是一种形容。其后,明代学者张谦德在他的《茶经》中也说:"茶之产于天下多矣,若姑胥之虎丘、天池……其名皆著,品第之,则虎丘最上,阳羡真、蒙顶石花次之,又其次则姑胥天池、顾渚紫笋、碧涧明月之类是也。" 文震亨《长物志》则也说:"虎丘、天池,最号精绝,为天下冠,惜不多产。……天池生龙池一带者佳,出南山一带者最早,微带草气"。明代罗廪写的《茶解》对虎丘茶等名茶的评价是:"茶色白,味甘鲜,香气扑鼻,乃为精品。茶之精者,淡固白,浓亦白,初泼白,久贮亦白,味足而色白,其香自溢,三者得,则俱得也"。明代王士性《广志绎》评价:"虎丘天池茶,今海内第一。余观茶品固佳,然以人事胜……"等等。在推崇虎丘、天池茶的同时,洞庭东西山的茶叶,也没有逊色。如明代王世懋的《二酋委谭》一书中记载:"时西山云雾新茗初至,张右伯适以见遗。茶色白,大作豆子香,几与虎丘埒。"这就是说,洞庭西山的云雾茶,其质量可与虎丘相媲美,当然,此时的洞庭西山的茶叶还需要借助大家对虎丘和天池两种茶叶的赞誉,名声鹊起。

明朝苏州茶叶名甲天下,也促进和带动了当地及周围的茶叶发展。如在太湖附近的山丘,掀起了一股种茶热潮,北部州属的常熟、扬沙堡(今沙洲市)也开始有种茶的记述。例明朝的《石湖志略》载?quot;茶,近山诸坞多有之,谷雨前摘细芽入焙,谓之芽茶。……一裹入市,市中人争买之。"明崇祯时的《阳山志》也载:"茶,坡漫衍三四里,茶艺其上,采造满坞作香,秋花如雪。"另外《阳山志》也指出,其地不但茶树较多,而且还出产一种较好的"白龙茶"。其物产志说:"产龙湫上,不过数十株,与祠前所产,总名白龙,人甚珍之。至文殊所称龙井,仅数株,托根绝壁,下临井险,采摘为艰,以入汤三绝,又出白龙上……远方无由罗致。"总之,明朝苏州茶叶声名遐迩,产区渐广,也就有"苏州茶饮遍天下"之说。

到了清初康熙年间,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一问世就名震天下,与杭州龙井,开始长期伯仲我国茶坛。在清中期以前,虎丘和天池茶,仍盛名不衰,与碧螺春共同交相生辉,继续领胜全国有一个很长时期。当时,苏州茶叶生产的商品比重也较高,各色茶叶不仅近销沪上,行销内地各省,而且细枝老叶,也加工成边茶远销蒙古。如清代方式济的《龙沙纪略》称:"茶自江苏之洞庭山来,枝叶粗杂,函重两许,值钱七八文;八百函为一箱,蒙古专用和乳,交易与布并行。" 

苏州茶业在鸦片战争以后的近半个世纪中,还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随着英、荷兰亚殖民地茶业的兴起,至19世纪末,为殖民主义者操纵的国际茶市,减少茶叶收购和大肆压低我国的茶价,外销影响内贸,使我国急剧发展起来的茶叶,又骤然低落了下来。民国时期,因先是军阀混战,后又政治腐败,清朝末年出现的茶叶颓势,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为止。在这一期间,苏州除洞庭东西山和光福一带少数地区的茶树保留下来以外,其他历史上发展起来的茶园,包括名噪数百年的天池茶区,日渐用作柴薪,大都荡然无存,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才又重新发展起来。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本信息仅供参考,使用时请合适。